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1993年梅艳芳攻击黎明 结果怎样 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#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 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  梅艳芳,一个永远闪耀在华语乐坛的名字,她的歌声和才华让人难以忘怀。然而,就在20年前的今天,这位歌坛巨星因病离世,给无数歌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

  她所患的疾病,正是宫颈癌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梅艳芳

 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,主要由高危型HPV-16/1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引起。每年都有数十万女性因宫颈癌失去生命。

  今天是梅艳芳病逝20周年的日子,让我们一起关注宫颈癌,了解它的病因、症状和预防措施,寻找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最佳方案。

  2023年1月,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制定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(2023-2030) 》,提出2025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%这一目标。其中,低卫生资源地区的女性是重点目标人群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制定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(2023-2030)》

  通常来说,低卫生资源地区是指在医疗健康方面面临资金短缺、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不足、专业人才与社会资源有限,以及健康知识和意识有待提高的地区。

  为此,光明网《创新改变中国》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/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,探究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  已经在宫颈癌防治领域奋斗了二十多年的乔友林,不仅与同行合作成功研发了适用于低卫生资源地区的HPV快速筛查技术,还成功领导了几款HPV疫苗在国内的临床注册试验。因此,他被业内同行誉为宫颈癌防控的“中国名片”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  据悉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倡导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,这是最佳的预防措施。

  然而,发达国家的HPV疫苗于2006年开始上市,中国的HPV疫苗直到2016年才正式推出,比发达国家整整晚了10年。这意味着许多中国年轻女性错过了接种的最佳时机,在成年后才意识到HPV疫苗的重要性,但此时她们可能已经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。

  乔友林强调,尽管HPV病毒的感染需要5-8年的时间才能发展为癌前病变和癌症,但我们仍应严肃对待这一疾病。

  此外,乔友林认为,随着医疗进步和筛查普及,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。但在广大低卫生资源地区,宫颈癌却很容易泛滥成灾,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。因此,它也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与低卫生资源和缺乏健康知识密切相关的“穷癌”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  但实际上,“HPV病毒对人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,但人群获得健康服务的机会却是不均等的。”乔友林说。

  然而,乔友林指出,在低卫生资源地区推广如LEEP(利普)电刀治疗和冷刀锥切等治疗方法“其实很难”。由于缺乏专业医生和设备,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有限。因此,要有效改善低卫生资源地区的宫颈癌现状,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仍有待加强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宫颈环状电切术,又称LEEP(利普)刀手术

  此外,乔友林认为,加强低卫生资源地区女性对宫颈癌的认知和科普教育,同时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治疗性疫苗和药物的研发,都是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的有效手段。他认为,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目前主要靠手术切除病变组织,这种方法虽然很成熟,但毕竟是有创伤的,特别是对育龄女性生育能力可能有一定影响,而且手术后也可能会复发,较考验医生手术水平。

  乔友林表示,如果未来能够有可替代手术的治疗性疫苗或药物成功上市,将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,为广大女性患者带来福音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

  值得一提的是,乔友林特别强调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。他建议15岁以下的女性接种HPV疫苗,“越早接种效果越好”,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。他认为,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提高治疗水平,可以更好地保护女性的健康。疫苗、筛查、治疗三管齐下,才能加速我国宫颈癌的消除,早日实现没有宫颈癌的世界。

宫颈癌消灭战:如何减少“梅艳芳式悲剧”?  

总监制/宋乐永

总策划/战钊

编导 主持人/ 林佳欣

统筹/孙源 张蓉

编辑/闫烁(实习)

摄像/李锦 程云飞 宋健

剪辑/卢刚

 

制作

光明网科普事业部

联合出品

光明网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

[ 责编:肖春芳 ]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